自动化就在所有人的眼皮底下进行着,大家现在才开始真正讨论其自动化未来可能会减少很大一部分人口的收入的潜在危险。在美国,被引用最多的估算是到2030年代初期现有工作的一半都将会失去。大家终于开始讨论这件事了,这很好,但大多数人对已经发生的事情还一无所知。而知道已经发生了什么的一半的人还在靠一厢情愿去支撑其自动化不是问题的理念。错了,他们应该严重感到担忧才对。
描绘历史进程
在自动化讨论方面我见过最有说服力的一个统计是几乎每个美国人都知道我们在过去30年丢掉了制造业的工作。据皮尤的一项调查,81%的人都知道这一事实。不过知道总就业人数减少但制造业产出却是在增加的人就没那么多了,只有35%的人知道这一点。这两点都知道的美国人只有26%。
制造业在增长,但制造业岗位没有
只有1/4的美国人知道,由于技术进步,我们现在可以用更少的人生产出比一个世纪前多得多的东西。大多数不知道这一点,或者把失业归咎于移民或者外包,即便外包只有在技术取得进步才变成可能,而且只对13%的制造业失业数负有责任。这是个问题。如果大家没有意识到问题存在,或者认为该问题的存在与否需要进行讨论的话就没法做出需要的改变。如果发展生产力换来的是提高失业率,而讨论只是被框定为未来的危险而不必是当前危机的话,我们无法同意无条件授予每个人基本收入作为生产力红利的做法。
想想这个:下一次衰退降临时会发生什么?油价下跌刺激了石油业的衰退,进而导致了大规模失业和对自动化的投资。如果所有行业都是以大规模失业和投资自动化作为响应的话会发生什么?如果我们看看近期历史就会发现,伴随着每次衰退的总是劳动力市场的永久性萎缩。2000年的时候似乎已经达到了劳动力巅峰。
每次技术进步其实往往导致总体就业率逐步下降
与此同时,技术却在变得越来越廉价,所以每次的衰退都会挤掉更多的劳动力,并且能够把更多新的成本比机器要高的更低技能的工作自动化。预计下一次衰退会导致上千万人失业。而25至54岁人群的就业率将从79%降到69%。因为现有技术的原因,经济根本就不需要那么多的雇工数了。雪上加霜的是,失业人员找到工作所需的时间还会变长。所以下一次受苦的人日子会更加难熬。
日益分裂的美国的自动化
美国不同地区的岗位增减情况
进一步伤口撒盐的是,美国的自动化故事呈现出了一种两级分化的局面,也就是大部分的自由主义都市地区享受到了自动化的好处,而大部分保守的农村地区则要吞下其苦果。根据Daily Yonder的一项分析,2016年创造的80%的工作都是在51个人口百万以上城市出现的。2016年1月到2017年仅仅1年的时间内这些都市地区就拿到了120万的就业岗位。与此同时,农村地区岗位却减少了9万。
美国不同地方的景气情况
超过5200万美国人现在居住在被认为是处在经济不景气的县。Economic Innovation Group(EIG)的一份报告发现,社区规模于繁荣程度紧密相连,人口在10万人以下的县不景气的可能性要比10万以上地区高11倍。
理解了自动化正在加剧美国的红(共和党)蓝(民主党)分化,你就能马上明白美国日益的政治极化是怎么来的。这也许是技术性失业最危险的效应,这个过程就像一个活细胞有丝分裂为两个一样,引发的党派之争正在将美国分化,动摇了这个国家的根基。
日益高效新商业被忽视的一道数学题
另一点需要认识到的是技术让企业可以雇佣更少的工人,这意味着要想实现“充分就业”,也即是想要工作的人都能找到一份工作,经济就得让每个人每周的工作时间都减少一点,或者企业数量要持续增加才能雇佣相同数量的人。如果企业平均雇工人数是10的话,雇100人就得有10家企业。假设“全职”继续定义为40小时/周,如果技术可以让一个人就干完10个人的活,则企业的平均雇工数就一下子掉到1,所以要想每个人都有工作就得把企业数量增长到100家。(注:如果考虑人口增长的话这个数量还会更多)
企业增加的情况有没有出现呢?没有。正好相反。美国的新企业出现速度是在放缓,而不是加速。
浅绿色为新成立公司占比,深绿色为倒闭公司占比,08年后倒闭公司超过了新成立公司数
但是新创建出来的企业市值却在不断上涨,这跟我们所预计的新企业应用了最新技术后可以用更少人力可以做得更多的预期是一致的。
独角兽不断增多
每年都会出现更多市值/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新企业。看看Tesla与20世纪初期就成立的福特(编者注:Tesla市值超过了福特,但作者的这种对比欠妥,市值反映的是投资者对其未来的看法,而不是实际创造的价值),Instagram之于科达,或者Facebook与之前所有的报纸的对比。跟过去最有价值公司对比,这些公司市值都达到了上千亿美元,而且只雇佣一小部分的人。